神經再生膠原支架結合干細胞治療脊髓損傷手術--安全性評價新進展
今年1月18日,《光明日報》報道了我國科學家和臨床醫學家在治療脊髓損傷上的創舉——世界首例“神經再生膠原支架結合間充質干細胞”手術的成功實施(報道見《光明日報》1月18日頭版和教科文新聞版)。這兩則新聞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記者接到不少電話和郵件,詢問手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現在,兩個月過去了,手術有哪些新進展?
4周安全評估,安全。
中科院3月23日公布了手術的4周安全性評估結果:手術方案可行,安全性良好。第一期臨床實驗中,“神經再生膠原支架結合間充質干細胞”項目的主要研發者,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戴建武研究員的團隊先后在3家臨床醫院進行了5例脊髓損傷修復手術。這5名患者未見與神經再生膠原支架、干細胞移植以及手術清除瘢痕相關的不良反應,包括感染、急性排斥反應、傷口愈合不良、神經功能明顯惡化等。
4周的安全評估結果意味著這種手術和神經再生膠原支架是安全的。這為未來脊髓損傷的再生修復打開了大門,有利于干細胞發揮作用,為重建脊髓神經再生的微環境建立了基礎。
評估結果還說明用手術清除脊髓損傷造成的瘢痕組織是可行的。戴建武解釋說,脊髓損傷后形成的膠質瘢痕是阻礙脊髓神經再生的物理障礙。在手術中,科學家們首次成功實施電生理探測手術,對神經組織和瘢痕組織進行了區分,并手術清除了瘢痕組織。 有效性評估,將為期一年。
戴建武介紹,臨床研究計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評估手術安全性。在手術后4周和8周評估手術后的安全程度,對手術過程及神經支架材料的移植后的反應進行評估。戴建武說:“我們一共對5位患者進行了臨床手術,第一例手術是1月16日做的,已經8周了。這例手術未發現問題。”其他患者的8周安全性評估報告將陸續完成,預計4月初可以完成這個手術的安全評估報告。
第二階段將開展臨床研究的有效性評估,評估為期一年。戴建武介紹,在8周安全評估無不良作用的前提下,將于4月中旬開始進行20-30例左右的臨床手術,術后進行系統康復訓練、心理干預和營養調節,將通過1年左右的臨床觀察,對療效進行初步評估。
研究沒有終點,科學總在進步。“我們選擇的都是脊椎全橫斷完全性損傷的病人。”戴建武說,如果沒有治療,等待他們的將是終身癱瘓,“只要有幾個人出現明顯功能改進,就是鼓舞人心的結果”。
來源:光明日報/亦云
上一條:干細胞治療里程碑的幕后故事
下一條:干細胞移植可治療II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