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臍帶血的神秘面紗 生命科學研究新方向
來源:瀘州日報 |
2005年,小S帶孕代言臍帶血廣告,使向來被人們視作“廢棄物”的臍帶血突然間鮮活了起來。 臍帶血是人體中最“原始”的血液,長期以來一直被當成廢棄物流失掉。直到近年來,研究發現臍帶血中含有豐富的造血干細胞及間充質干細胞,可用于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白血病、惡性腫瘤、再生障礙性貧血等致命疾病,讓更多的生命得以延續。越來越多的成功案例也在昭示著,臍帶血是嬰兒帶給人類的一份厚禮。隨著醫學的進步,臍帶血治療各種疾病被作為臨床醫學的主攻方向,也讓更多年輕父母開始重新審視臍帶血。 臍帶血臨床應用 取得重大突破 臍帶血干細胞移植是二十一世紀醫學研究的熱點課題,是目前治療白血病、地中海貧血和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病癥的有效手段,對治療實體瘤、放化療后骨髓抑制、多種遺傳免疫缺陷等也有很好的療效。造血干細胞來源于骨髓、外周血及臍帶血。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因其具有獨特的生物學特征、資源優勢以及移植適應癥的廣泛性等特點,在臨床的應用逐年增加,據統計,截至2008年6月,全球已成功進行了15000余例的臍帶血干細胞移植。 據北京醫院張主任介紹,“通過臍帶血移植拯救過無數患者的生命,雖然有些人認為患以上病的幾率比較低,但從長遠角度考慮,臍帶血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利用臍帶血作為人類生命的保障,長大成人以后若出現血液及免疫相關疾病,可以利用提前保存的臍帶血干細胞治療,是人類防治重大血液及免疫疾病的重要保障。所以保存臍帶血從臨床醫學的角度看是非常重要的。” 從全球范圍來看,醫學界對臍帶血干細胞的臨床研究與應用不斷取得新的突破。 2006年,來自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研究人員與美國專家展開合作,首次利用臍帶血干細胞培育出微型人造肝臟,將來也許可以借助這一技術培育出完整人造肝臟用于器官移植,這一進展為每年全世界成百上千個焦急等待肝臟移植的病人提供了新的希望。 而瑞士聯邦技術研究所與德國心臟中心的聯合研究表明,由可吸收的生物多聚物構架和臍帶血干細胞形成的組織是有活力的,強大的,并伴有關鍵的肌肉蛋白出現,該結果證明了臍帶血干細胞能夠用于產生新的組織從而修復受損的心血管,可能成為以干細胞為基礎的心臟治療中非常有前途的細胞資源。 2008年,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衰老與大腦修復研究中心的科學家發現人類臍帶血可以 “喚醒”動物衰老大腦。將人類臍帶血注射入老齡大鼠后,它們大腦海馬區的微環境會得到改善,同時神經干細胞或前體細胞也得到相應的恢復。這一成果開啟了利用細胞療法應對大腦衰老的可能性。 臍帶血自體移植 有多個成功案例 2003年,小女孩E.M.被診斷出患有兒童常患的疾病急性淋巴性白血病。通常來說,她只能進行親屬或非親屬骨髓移植。然而,親屬中并沒有合適的供體,同時如果進行非親屬移植,意味著可能出現各種并發癥。權衡了各種辦法的風險后,E.M.的父母選擇了冒險賭一次,用小女孩出生時儲存的自體臍帶血干細胞進行移植,期望這可以比從一個陌生供體獲得的骨髓進行移植的效果要好。 “從目前的結果來看,女孩父母的決定是明智的”,E.M.的主治醫生Hayani在他的論文中這樣寫道,E.M.通過自體臍血移植恢復了健康。這篇關于女孩此次移植手術的論文被發表在1月份的《Pediatrics》(Vol.119, 2007年)。 Dallas是一名腦癱患兒,進行自體臍帶血移植治療前,他不停的哭,注意力不能集中,吃東西的時候不能控制咀嚼。在Dallas出生時,他的父母在DAVE ZITLOW臍帶血儲存登記中心為他保留了臍帶血。因此,他們能夠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杜克大學醫學中心接受自體臍血干細胞治療。 移植后第5天, Dallas第一次叫出媽媽。他不再哭,有了表情,開始學習做游戲,急切地想學走路。他的父母與Dallas有了真真切切的情感交流。Dallas的主治醫生認為,等他到了7歲時,就完全看不出任何腦癱的癥狀了。 2008年8月,新西蘭奧克蘭市一名4歲女孩Maia成為新西蘭首個用自體臍帶血成功治療的患者。Maia出生時發生腦損傷,從而引起發育遲緩。在此次手術之前,Maia每天要用6個小時進行治療,她在跑步、咀嚼和語言交流方面都有障礙。隨后,她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杜克大學接受了自體臍帶血輸注。治療后她的父母發現Maia的癥狀開始明顯改善。著名的兒科腫瘤學家Joanne Kurtzberg醫生負責Maia的治療。自2003年開始,Kurtzberg教授已經進行了50例自體臍帶血輸注治療腦癱和腦損傷。 在新西蘭,Cord Bank是唯一可以儲存臍帶血的機構。Cord Bank是一家私營公司,在新西蘭藥品和醫療器械安全管理局注冊,儲存收費標準為:首年年費2500美元,此后每年200美元。 臍帶血發展與世界同進步 目前,全球共有約200家臍帶血庫,其中捐贈的臍帶血干細胞儲量近35萬份,自愿出資儲存的臍帶血干細胞超過100萬份。截至2008年1月,我國臍帶血庫共存儲公民自愿捐贈的臍帶血造血干細胞2.5萬-3萬份,公民自愿出資儲存的臍帶血造血干細胞超過10萬份,臨床非血緣臍帶血干細胞移植500余例,主要用于白血病等惡性血液病患者。 另據介紹,目前國內已有一例使用自己儲存的臍帶血干細胞成功治療神經母細胞瘤的報道。而在國際上自體臍帶血的臨床應用已超過500例,既有小孩自己應用,也有親屬應用。治療的疾病除白血病等惡性腫瘤外,也應用于I型糖尿病、腦癱、脊髓損傷等,而且文獻報告近期效果良好。 有醫學專家表示,自費儲存臍帶血和買保險有一定的相似性,是一種防范風險的行為,公眾應根據實際情況和經濟能力理智地選擇。 生命科技的探索與發展,每一天都在進行。生命科學行業技術的不斷提高和更新,驅使臍帶血干細胞的研究領域不斷注入新的技術元素、服務元素和意識元素,其臨床應用與研究也將永無止境。王利 ※相關鏈接>>> 1996年,衛生部提出了在北京、天津、上海、廣東、四川、山東、浙江、重慶、遼寧、甘肅等10個省市分別設置10個臍帶血庫的規劃,同時,成立了衛生部臍帶血庫專家委員會,制定頒布了《臍帶血庫執業指導規范》,明確了臍帶血庫的準入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