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治療糖尿病,醫學界又貢獻了新招術
常規的糖尿病治療包括控制飲食、增加活動量、口服降糖藥、注射胰島素等。多年來,研究人員致力于在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方面探索糖尿病的發病機制,并在此基礎上開發出各類創新療法和干預措施。
2021年,我國20—79歲糖尿病患者總數、因糖尿病導致的死亡人數均排名全球第一,20—79歲群體因糖尿病產生的醫療費用排名全球第二。據估計,2045年我國20—79歲糖尿病患者數將上升到1.744 億人。
常規的糖尿病治療包括控制飲食、增加活動量、口服降糖藥、注射胰島素等。但這些治療方案效果有限,且不能阻斷并發癥發生以及阻止病程進展。為了突破治療瓶頸,糖尿病領域的相關研究者在不斷努力。近年來,出現的一些新的治療方向和方案給糖尿病患者帶來了福音。
干細胞療法有望使患者擺脫頻繁的胰島素注射
糖尿病的病因,簡而言之就是在多種因素作用下病人胰島β細胞出現罷工或怠工,導致胰島素分泌減少或作用減弱。因此,恢復胰島β細胞功能,有望使胰島素依賴型患者擺脫頻繁的血糖監測和胰島素注射。
據悉,糖尿病干細胞療法始于1998年。到21世紀初,該領域受益于模式生物胚胎研究取得了一些突破,2010年后加速發展。目前,干細胞強大的增殖和分化潛能使其成為胰島β細胞的潛在來源。
在干細胞療法治療1型糖尿病方面,該領域需要進一步提高干細胞轉化生成成熟的、可產生胰島素的β細胞的能力,還需要解決移植的干細胞衍生的β細胞免受免疫排斥并確保其純度等重要問題。
2022年年初,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醫學》在線刊發了我國科學家在干細胞治療糖尿病研究中取得的重要進展——北京大學鄧宏魁教授研究團隊、中國醫學科學院彭小忠研究員研究團隊和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沈中陽教授研究團隊合作,解決了高效誘導人多能干細胞(IPS)分化成為功能成熟的胰島細胞的難題。
IPS是具有多項分化潛能的干細胞,可以在體外通過誘導分化成為功能成熟的胰島細胞,但分化效率低下一直是阻礙其發展的重要瓶頸。鄧宏魁研究團隊大幅度優化了IPS向胰島細胞的分化方案,重點解決了如何高效率地誘導從胰腺前體細胞向胰島內分泌細胞命運特化的技術難題,從而使體外大規模制備功能成熟的胰島細胞成為可能。
研究團隊通過臨床前期靈長類糖尿病模型,將人IPS來源的胰島移植給糖尿病恒河猴,受體猴血糖控制水平較移植前得到明顯改善,糖化血紅蛋白顯著下降,并且病理學檢測結果顯示移植的胰島細胞存活并保持良好的功能。更為重要的是,研究團隊在靈長類動物實驗周期內,未發現移植細胞發生致瘤現象,初步驗證了人IPS來源的胰島移植治療方案的安全性。
百年來,一批一批研究人員致力于在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方面探索糖尿病的發病機制,并在此基礎上開發出各類療法和干預措施,包括最初的動物提取胰島素、重組與合成胰島素,到后來的單克隆抗體、干細胞療法及免疫細胞療法等。與此同時,基于發病機制的糖尿病分型與診斷不斷細化,人們可根據分型不同采取不同干預措施。
科技日報/2022 年/11 月/14 日/第 008 版 健康
本報記者:代小佩
(截取部分內容)
———————————————————————————————————————————————
間充質干細胞治療2型糖尿病已經取得實質性進展
2022年5月,《Stem Cells Research & Therapy》期刊上公布了一項單中心、隨機、雙盲對照間充質干細胞治療2型糖尿病二期臨床研究結果。該項研究由解放軍總醫院內分泌科母義明教授、生物治療中心韓衛東教授領銜。治療組中有5人在治療后10到13個月的隨訪時間內擺脫了胰島素依賴。試驗結果表明,通過靜脈輸注給予UC-MSCs(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減少外源性胰島素需求,緩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抵抗。UC-MSCs移植是2型糖尿病的潛在治療選擇。
早在2011年,漢氏聯合研發胎盤間充質干細胞產品用于糖尿病治療,成果在國際雜志發表,受到國內外同行認可。在漢氏聯合的開創性臨床研究中,10位糖尿病患者接受了胎盤間充質干細胞治療。
這些患者多數為高齡糖尿病患者,年齡范圍從45歲至82歲,平均年齡66歲;糖尿病病程長達3到20年不等,平均為11年。患者所用胰島素的劑量也很高,每日38至90個單位,平均63.7個單位。
另外,這些患者均發生了糖尿病并發癥,如心臟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多發腔隙性腦梗死、腎臟疾病、動脈粥樣硬化和下肢神經病變。
我們采取靜脈輸注方式進行胎盤間充質干細胞治療,操作流程與輸血基本相同。輸注干細胞的劑量為1.3×10^6/公斤體重,每位患者共輸注3次,每次間隔1個月。治療后的6個月內我們對患者進行隨訪,持續關注其病情變化。
隨訪結果顯示,胎盤間充質干細胞的治療效果顯著,首次干細胞輸注7天后,患者的血糖水平開始下降,胰島素的用量也逐漸減少。
隨著相關研究的不斷深入,用于治療糖尿病的通用型干細胞藥品有望上市,惠及更多糖尿病患者。
本文為科普性知識,僅供學習、交流,請勿用于商業用途。
參考資料:
1、治療糖尿病,醫學界又貢獻了新招術,科技日報,2022.11.14
2、Transplantation of placenta-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type 2 diabetes: a pilot study(胎盤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糖尿病). Front Med. 2011 Mar;5(1):94-100. Jiang R, Han Z, Zhuo G, Qu X, Li X, Wang X, Shao Y, Yang S, Han ZC.
——————————————————————————————————————
漢氏聯合可為您提供專業的細胞技術服務:胎盤臍帶源干細胞存儲、免疫細胞存儲、細胞檢驗檢測、CDMO技術服務等,在全國布局了7個臨床級細胞庫,通過了ISO9001:2015國際質量體系認證,2個實驗室擁有CNAS認證,并且有7款自主研發的干細胞I類新藥通過中國和法國藥監局臨床試驗默示許可。以韓忠朝院士為首的科研團隊發表論文500余篇,在國際SCI雜志發表300余篇。主編參編英文專著9部,中文專著10部。同時,公司承擔政府支持的重大項目研究,擁有幾十項細胞相關專利技術。全國設立多個研發平臺,涵蓋工程實驗室、研究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高校聯合實驗室等,致力于細胞技術造福人類健康,提升人類生命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