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細胞治療點亮阿爾茲海默癥患者的記憶
我國老年癡呆的患病率已隨著年齡的升高呈顯著增長趨勢,65歲年齡組的發病率為5%,70歲組上升至10%,以后每增加5歲發病率增加1倍,到了90歲以上則可高達40%以上。同時,預計到2050年,我國老年癡呆患者將超過4500萬。
關于阿爾茲海默癥患者的治療并非易事,干細胞則為患者帶來了新希望。干細胞領域在再生醫學,尤其是神經退行性疾病方面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各種類型的干細胞已被用于阿爾茨海默癥的臨床前/臨床試驗。
干細胞能分化形成新的神經細胞,為大腦提供了全新細胞,可有效的改善腦衰老狀況。老年性癡呆患者的記憶力和智力有明顯的提高和恢復,療效持久、穩定。
2020年7月,國際學術期刊Advanced Science在線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證明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具有修復損傷神經細胞的功能,能夠通過HGF-cMet-AKT-GSK3β通路調節tau蛋白磷酸化,顯著提高阿爾茲海默病模型動物的學習記憶和認知能力。
2018年4月中旬,由韓國生物技術公司NatureCell及Rbio共同經營的生物之星干細胞研究所宣布,治療阿爾茲海默癥的干細胞藥物AstroStem獲批在日本福岡三一診所(TrinityClinic Fukuoka)商業化使用。4月12日起,該診所可開始使用干細胞藥物治療阿爾茲海默癥。這是一種靜脈注射自體脂肪組織來源間充質干細胞的方法。
2013年韓國“CHA BIO&DIOSTECH”干細胞研究所的文智淑(音)教授組發表聲明,稱首次證實利用產生于人類胎盤的成體干細胞可以治愈老年性癡呆癥。
在過去幾年間,研究組將從人類胎盤中提取的干細胞直接植入患老年性癡呆癥的實驗鼠身體后,發現誘發老年性癡呆的amyloid蛋白質的形成得到了遏制,老鼠的認知能力也有所提高。
研究組將自然患上老年性癡呆的實驗鼠分為兩組,只為其中一組植入干細胞,結果顯示,接受干細胞移植的實驗鼠生成的amyloid降低到了對照組的一半以下,記憶力也得到了明顯恢復。這一研究成果已經被刊載到了衰老神經生物學的相關國際學術雜志(《Neurobiology of Aging》)。
目前,全球范圍至少有大概20多項干細胞治療老年癡呆的臨床研究在美國臨床試驗登記系統中備案。干細胞攻克老年癡呆的臨床研究越來越多,這將為治愈阿爾茲海默癥邁出堅實步伐。
參考文獻:
1、世界老年癡呆日 ‖ 防治癡呆,早行動早受益! 吉安第二醫院
2、Advanced Science: 干細胞治療阿爾茨海默病取得新進展 生物谷
上一條:漢氏聯合科普|人體也需要定期維保
下一條:漢氏聯合科普-衰老的免疫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