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復旦特聘教授發表突破性干細胞成果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的研究團隊日前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他們開發了一種新方法,從人類多能干細胞生成了高純度而且可以擴增傳代的運動神經元前體細胞。
多能性是指細胞生成不同細胞類型的能力,一般存在于早期胚胎發育中。人類多能干細胞(hPSC)能分化成幾乎所有類型的細胞,為理解人類發育、模擬疾病過程和藥物開發帶來了新的機遇。不過這些細胞的廣泛應用還面臨著一些障礙,比如說hPSC目前分化效率比較低,生成的細胞還存在較大的異質性,而且人們還不能很好的維持定向分化前體細胞的能力。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的研究團隊日前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他們開發了一種新方法,從人類多能干細胞生成了高純度而且可以擴增傳代的運動神經元前體細胞。這項研究發表在三月二十五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
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組調控多個信號通路的小分子,在12天內誘導人類胚胎干細胞生成了高純度(>95%)的運動神經元前體細胞(MNP)。然后他們又在16天內,讓這些前體細胞生成了功能成熟的高豐度(>90%)運動神經元群體。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員獲得的運動神經元前體細胞至少能夠擴增五代,大大提高了多能干細胞分化的產量。
研究指出,這一方法同樣適用于人類誘導多能干細胞(iPSC),可以用來模擬運動神經元退行性疾病和進行藥物篩選。
來源:生物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