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微環境的調節因子
造血干細胞能分化成多種造血細胞,包括紅細胞、巨核細胞、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并自我更新維持生物體一生的造血功能。來自于健康捐獻者和臍帶血的造血干細胞已臨床應用于移植治療,但細胞短缺、供體風險、排斥反應及GVHD等問題仍不容小覷。造血干細胞由兩類活動調節:細胞自主基因表達的內部調節和造血干細胞外部微環境因子的外部調節。
中胚層是造血細胞的始祖。血細胞生成始于卵黃囊,為原始的紅細胞,之后是紅系骨髓源性祖細胞,接著胎肝中生成發育完全的血細胞。關于造血干細胞的最初源頭是胚外中胚層的卵黃囊還是主動脈-性腺-中腎(PSp/AGM)存在著爭議,不過最近的研究表明兩個區域都包含有能產生成人骨髓血細胞的造血干細胞,但表現為不同的模式:在卵黃囊中,造血細胞和內皮細胞共同來源于成血血管細胞;在主動脈-性腺-中腎區中,背主動脈腹側壁的生血內皮生成造血干細胞。
此外,證實胎盤中也產生造血干細胞,造血發育過程受多個信號通路的調節。胚胎形成期微環境細胞的外部調節對造血干細胞的生成、擴增、分化和維持起核心作用。
掌握微環境細胞的調節作用有助于我們找出造血干細胞體外生成、擴增和分化的新方法,使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得以改善,新的再生醫學技術得以研發。此外,如果模 擬體內環境人造微環境能夠保持干細胞分裂和休眠的狀態,那科學家就可能實現正常造血干細胞和白血病細胞的遷移,對干細胞工程技術產生深遠的影響。
文章來源:漢氏聯合胎盤造血干細胞
轉載請注明出處
下一條:胎盤也是造血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