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德迪夫以安樂死方式逝世 曾揭示復雜細胞的起源
來源:生物360

諾獎得主德迪夫以安樂死方式逝世 曾揭示復雜細胞的起源
因發現溶酶體而獲得1974年諾貝爾生理學獎的比利時生物學家克里斯汀·德迪夫(Christian de Duve),在5月4日選擇了安樂死。他出生于1917年,在生命的最后幾周,他給自己的朋友寫信告訴了他們自己選擇安樂死的原因,并在子女到齊之后執行 了安樂死,享壽95歲。在比利時安樂死已經合法化。
克里斯汀·德迪夫(Christian de Duve),比利時生物學家,他主要的研究領與在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1974年因“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組織方面的發現(for their discoveries concerning the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organization of the cell)”而與阿爾伯特·克勞德、喬治·埃米爾·帕拉德分享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上世紀50年代,他利用剛剛出現的細胞分級分離技 術(通過超速離心來分離細胞成分),發現了溶酶體(lysosome)和過氧化物酶體(peroxisome),讓人們對細胞內部結構有了更清楚的認識, 極大推動了細胞生物學研究。因為這一發現,他獲得了197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后來,隨著研究的深入,德迪夫的興趣逐漸轉向細胞起源,例如內共生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