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利用iPS細胞成功再現癲癇病理
來源:生物360

癲癇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大腦功能短暫障礙的一種慢性病。
近日,日本福岡大學和慶應義塾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癲癇患者的皮膚細胞培養出誘導多功能干細胞(iPS細胞),并成功再現癲癇發病機理。相關研究論文在線發表在了最新一期英國期刊《腦分子》上。
在這項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征集了患有嚴重肌肉陣攣性癲癇的嬰兒,利用其皮膚細胞培育出iPS細胞,并誘導培育出多種神經細胞。研究人員通過檢測這些神經細 胞的電信號發現,負責抑制腦內電活動的神經細胞功能降低,這確認了部分癲癇由抑制大腦神經元電活動的細胞功能降低所致。
此前,已有研究人員利用阿爾茨海默氏癥患者和肌肉萎縮癥患者的皮膚細胞,制作出iPS細胞,并在實驗室里再現這兩種疾病的病理。日本研究人員希望利用上述新研究成果,徹底了解癲癇的發病機制,為開發新療法提供依據。
原文檢索:
Norimichi Higurashi, Taku Uchida, Shinichi Hirose et al. A human Dravet syndrome model from patient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Molecular Brain, 2 May 2013; doi:10.1186/1756-6606-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