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血液病男子在昌成功接受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術
來源:中國江西網 |
中國江西新聞網4月22日南昌訊(通訊員 王琳 報道)2010年4月20日,在南昌市第一醫院血液科,一位51歲的男子忐忑不安地等候著。當一份顯示化驗結果正常的結果單交到男子手中時,他激動地抱住一旁的家人,熱淚盈眶。男子是安徽人刁某,是南昌市首例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術患者。4月20日,是他接受移植手術三個月復查血液的日子。一張完全正常的化驗單正式宣告了他手術的成功。這是南昌首例成功實施的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術。 2009年,安徽人刁師傅因反復發熱、頭昏、乏力,多方求醫住進了南昌市第一醫院血液科,被診斷為“多發性骨髓瘤”,這是一種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據家人回憶,當時刁師傅生命垂危,已經出現了腎衰等多項嚴重的并發癥。血液科組成了以鄔國和主任為首的搶救小組,及時制定了搶救方案,同時為患者后期的治療爭取了時間、打好了基礎。 多發性骨髓瘤是血液系統惡性腫瘤之一,到目前為止除骨髓移植外,國內外仍未發現能夠治愈該病的方法,患者須盡快行骨髓移植治療有保全性命的可能。不幸的是,刁師傅與3個兄弟的骨髓配型均未成功。當時一家人陷入深深的絕望。為了盡可能的延長患者的生命,這個時候,鄔國和主任為首的救治專家組經認真討論后,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治療方案,決定為其行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術。 自體移植存在干細胞凍存易失活、移植失敗無補救措施等難度,雖然南昌市第一醫院血液科已具有成功開展半相合骨髓移植的成熟經驗,但為了確保萬無一失,醫務人員積極準備了近4個月,院方非常重視,給予了很大的支持,特別購置了急需的專業設備和移植用的特殊藥品。 2010年1月25日刁師傅正式住進移植艙,接受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在移植艙內,刁師傅受到醫務人員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治療。血液病專家鄔主任細致認真的工作作風給了老刁戰勝疾病的信心與勇氣。醫務人員介紹說,14天后老刁就由移植病房轉入普通病房,化驗結果顯示未發現骨髓瘤細胞,幾天后刁師傅出院回家靜養。此后的三個月,鄔主任和主管醫生、護士隔三岔五地打電話,對老刁的健康情況進行隨訪和指導。4月20日,醫務人員通知刁師傅前往醫院復查,就有了開始的一幕。 2005年,江西省首例半相合骨髓移植術在南昌市第一醫院成功實施,標志著我省的骨髓移植技術的更加成熟,給廣大血液病患者帶來更多康復的希望,但其費用較高、移植風險較大。 |
上一條:新型干細胞可發育成人體各種組織
下一條:干細胞實驗首次用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