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細胞移植讓腦損傷患者“獨立自主”
來源:大連日報 |
進入2010年,一項多年來一直處在實驗室研究階段的新醫療技術——干細胞移植治療技術在大連市幾家醫院開始臨床應用。日前,記者在市中心醫院親眼目睹了經過采用干細胞移植治療一個月后,腦梗塞、腦外傷患者的神奇效果:一個3年來不能行走的患者,能走著出院;另外一個被判了“終生癱瘓”的腦外傷患者,竟能驕傲地向記者展示用左手擰瓶蓋這個“高難”動作。 干細胞研究一直都是全世界生物醫學領域研究的熱點問題,最早用于血液科的白血病治療。由于干細胞有自我復制、定向分化、以及歸巢作用,也就是說,身體內的哪個部分需要,干細胞就自動向這些部位集中。由此,隨著研究的深入、干細胞移植技術的飛速進展,人們發現自體干細胞移植在醫學領域應用范圍非常廣泛,可以用于循環、神經、運動、消化及代謝多系統疾病治療,并且應用范圍還在不斷擴大,尤其是在疑難雜癥、頑固性疾病的治療上應用前景更加廣闊。近年來,市中心醫院在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大量的實驗研究基礎上積極投入人力物力致力于自體干細胞移植技術的開展,目前已經形成集神經內外科、血液內科、中心實驗室等科室為一體的干細胞移植治療團隊,在中樞神經系統損傷性疾病如腦血栓、腦損傷的治療中取得了顯著療效,并已成功治療多名患者。 第一位受益者張大爺患腦血栓病20余年,左側肢體一直不好使,輾轉多家醫院反復治療、針灸按摩,效果不但不理想,而且隨著年齡增長病情每況愈下,5年前左手漸漸彎曲僵硬,左腿強制不能行走。在采用干細胞移植治療12個小時后,張大爺彎曲僵硬多年的左手伸直了,他習慣性伸出右手使勁掐了自己一下,才意識到不是在作夢。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3天后張大爺竟自己走著出院了。據醫生介紹,張大爺目前一切狀態良好,運動協調功能還在不斷好轉的康復中。 還有一位受益者是45歲的李生,他是大連一家大型企業的副總工程師,去年6月意外摔倒,頭部受外傷導致左側肢體不完全性癱瘓、右側肢體失用,腦疝昏迷3個月后,雖然意識清醒,但反應遲鈍,出院后也做過系統治療,但如同“廢人”似的躺在床上需要人伺候,甚至連拇指摸食指這樣連新生兒都會做的動作都很吃力。1月28日在中心醫院接受了干細胞移植治療,24小時后奇跡發生了,他在家屬攙扶下竟然能夠站起來了。記者到病房采訪時,他還給記者演示左手擰瓶蓋、系扣子等精細動作。 盡管干細胞真正的治療機理之謎目前還沒有被醫學界破解,但這絲毫不妨礙醫生們臨床用它來解決具體問題。據了解,目前,大連還有兩家醫院也處在臨床探索中,大醫附屬一院成立了干細胞研究室,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使用干細胞治療股骨頭壞死,先后有50名患者通過自體干細胞體外培養回植,早期的缺血性壞死的股骨頭,又重新生長出來。干細胞還被應用在糖尿病足的治療上,讓早期受損的肢體得到重建。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因腦血栓、腦出血、腦外傷患者眾多,得知市中心醫院能夠采用干細胞移植技術治療后,預約患者就已處于一床難求的局面。然而,干細胞移植治療能讓這些患者恢復到什么程度,仍需時間檢驗。 |
上一條:干細胞培養出與聽覺有關細胞
下一條:干細胞再造眼角膜 成功率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