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細胞研究與應用系列報道之三 干細胞移植治療的原理
來源:甘肅日報 |
干細胞移植療法是各種疑難雜癥的救星,通過干細胞治療,很多的頑固疾病都得到了明顯改善。聽了這些介紹后,相信不少讀者都很想知道干細胞移植療法的原理是什么?淺顯地說,干細胞技術是指通過對干細胞進行分離、體外培養、定向誘導、甚至基因修復等過程,在體外繁育出全新的、正常的甚至更年輕的細胞、組織或器官,最終通過細胞、組織或器官的移植實現對臨床疾病的治療。 幾年前陸續發表的研究成果顯示,人們對成體干細胞分化能力的研究,也取得了值得炫耀的進展。 1979年,醫學界首次發現臍帶血中含有恢復白血病患者造血功能的細胞。由干臍帶血和胎盤含有大量的干細胞,而干細胞又具有極強的造血功能,因而受到越來越多醫生的重視和利用。自1998年以來,從胎盤和臍帶血中提取出來的血液已挽救了千百人的生命。 目前在各種干細胞的研究應用中,胚胎干細胞(簡稱ES細胞)最引人注目。以色列科學家首次從胚胎干細胞中培養出人類心臟組織。他們培育出的心臟組織,可以自然跳動,并且有新生心臟組織的電特性和機械性。這項實驗證明,以細胞移植治療心臟病的可能性是巨大的。 英國科學家近日宣稱,他們已經用骨髓干細胞培育出了腎臟組織,這在器官移植手術中是一個重大突破。 德國醫生近日宣布,他們使用病人自己的干細胞治療心肌梗塞,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我國研究人員已發現,人體燒傷皮膚的原位處存在著皮膚干細胞,利用它在一定藥劑調控下,能使燒傷皮膚原位再生,修復如初。這是我國在皮膚干細胞研究及其臨床應用上的重大突破。 瑞典神經學家則用從流產胎兒腦中分離的神經組織細胞,移植入患者的腦中來治療帕金森癥,經對術后10年的病人進行跟蹤研究,發現移植的神經元仍然存活,并繼續產生多巴胺,而且患者的癥狀得到明顯改善…… 可以說,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表明,干細胞療法是人類醫學發展史上又一個里程碑,是又一個亮點,也是新世紀醫生的必然選擇。 我國干細胞的治療實踐在世界處于前沿地位,是世界上接受干細胞治療病人最多的國家,也是干細胞治療需求最大的國家。針對成體干細胞的研究,自2002年開始,我國已經在基礎研究領域和干細胞臨床試驗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 在干細胞臨床應用方面,我國是世界上接受干細胞治療病人最多的國家,同時因為患者多,我國也是干細胞治療需求最大的國家。目前干細胞治療疾病還屬于新的療法,相信很多人想了解干細胞技術,想知道干細胞治療技術過程中干細胞進入人體后是怎樣發揮作用的。下面本報繼續就專門搜集、整理的部分干細胞治療成功病例,詳細解讀神經干細胞治療疾病的成果與現狀。 相關鏈接: 干細胞移植有效治療的疾病:肝硬化、糖尿病、小兒腦癱、腦炎后遺癥、腦中風(腦出血、腦梗塞)、腦外傷后遺癥、脊髓損傷、運動神經元疾病、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ALS)、帕金森病、小腦萎縮,共濟失調、(多系統萎縮癥)、格林-巴利綜合癥、老年癡呆癥、末梢神經炎、面癱、神經性耳聾等,臨床應用均取得顯著療效。 |
上一條:日用心臟干細胞實現心肌再生
下一條:干細胞治心梗療效還在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