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究發現誘導多功能干細胞“不忘”原初組織
來源:科技日報 |
直接用其培育移植組織存在問題
干細胞是未充分分化、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潛能的細胞。科學家認為,使用干細胞,可以誘導分化出可替換掉人體病變組織的任何組織和細胞。另外,科學家還希望使用干細胞修改基因突變,剔除致病基因,從根本上消除疾病。 基于此,干細胞研究廣受關注。迄今為止,唯一被證明能夠安全和有效地制造出干細胞的方式是以存在巨大倫理爭議的胚胎為基礎,通過細胞核移植或者克隆獲得胚胎干細胞。 2007年11月,美日科學家分別宣布發現了將普通皮膚細胞轉化為干細胞的方法,他們將這樣得到的干細胞稱為誘導多功能干細胞(iPS)。iPS細胞具有和胚胎干細胞類似的功能,卻繞開了胚胎干細胞研究面臨的倫理和法律等障礙,因此,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 最新發現卻表明,這些iPS細胞并不能像人類胚胎干細胞一樣起作用,它們不能完全地通過重新編程回到最原始的胚胎階段,如果在移植過程中使用這樣獲得的iPS細胞,將產生一定的問題。 不過,戴利也表示,iPS擁有“記憶”是把雙刃劍。它可讓病人通過利用自身血液iPS細胞獲取血液細胞變得更容易,只有在使用iPS細胞獲得一些身體組織來治療諸如糖尿病、帕金森病等時,這種“記憶”才有可能帶來干擾。 麻省總醫院科研小組也證實了iPS細胞擁有這樣的“記憶”能力,其研究人員康拉德·霍舍得林格在《自然·生物技術》雜志上稱,保留對原初組織的記憶會影響iPS細胞分化為其它細胞的能力,但通過讓iPS細胞不斷分裂的方法,這種“記憶”還是可以消除的。 原文鏈接:http://www.stdaily.com/kjrb/content/2010-07/21/content_210389.htm |
上一條:臍血移植統一 “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