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細胞分化方向可隨成長環境改變
來源:科技日報 |
對器官組織再生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新華社倫敦8月19日電(記者黃堃)干細胞是尚未分化成熟的細胞,除胚胎干細胞外,多數干細胞常常“命中注定”只能成長為某一種特定的細胞。但刊登在19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志上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顯示,只要改變成長環境,來自胸腺的干細胞也可以“轉行”變為毛囊細胞。這對于研究器官組織再生具有重要意義。
據英國愛丁堡大學發布的公告,該校研究人員和瑞士同行進行的這項研究成功改變了實驗鼠胸腺干細胞的“命運”。胸腺是存在于人和許多動物胸部的一個器官,它是免疫細胞T細胞的生成地,在免疫系統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研究人員首先培養出實驗鼠胸腺干細胞,然后將它轉移到適宜皮膚毛囊細胞生長的環境中培養,結果發現這些胸腺干細胞在新環境中逐漸改變了自己的基因特征,越來越像皮膚毛囊的干細胞。
在這種環境中培育一段時間后,這些細胞被移植到正在生長的皮膚中,結果它們擁有了像毛囊細胞一樣供養和修復毛發的能力,且表現出色。天然毛囊干細胞成長后只有三個星期的修復毛發能力,而這些胸腺干細胞“轉行”后擁有長達一年的修復毛發能力。
據介紹,大部分動物的胚胎分為外胚層、中胚層和內胚層三個胚層,外胚層成長為皮膚和神經等,中胚層成長為肌肉、骨骼和血液等,內胚層成長為腸道、肝臟和胸腺等器官。過去一直認為這三個胚層的細胞間存在無法逾越的鴻溝,但本次研究證明來自內胚層的胸腺干細胞也可以變為本應屬于外胚層的皮膚毛囊細胞,顯示不同胚層細胞間的區分并不絕對。
愛丁堡大學的克萊爾·布萊克本博士說,這些胸腺干細胞在適宜毛囊干細胞成長的環境里完全改變了原定的成長軌道,從而啟發研究人員使用適宜其他器官干細胞成長的環境,探索能否培育出所需的器官細胞,這對研究器官組織再生具有重要意義。
|
上一條:武漢:用臍血干細胞治療老年癡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