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或可治療肝衰竭

圖片源于網絡
本報訊(記者孫國根 通訊員嚴曉慧)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重癥肝病醫學監護科主任王介非教授研究團隊開展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 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法或可成為治療肝衰竭的新方法。 日前,長江三角洲肝衰竭臨床救治協作網論壇暨第六期危重癥肝炎診斷救治新進展學習班在上海市舉辦。記者從學習班上獲得上述信息。
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是 指存在于臍帶中的間充質干細胞, 這種干細胞能分化“再生”心臟、肝、腎、肺、胰腺、神經、骨骼、肌肉、脂肪等多種組織細胞,幾乎涵蓋了人體所有組織細胞。 王介非團隊應用經靜脈移植臍帶間質干細胞法治療肝衰竭大鼠模型, 發現移植后的臍帶間質干細胞使大鼠肝細胞明顯出現再生功能,肝衰竭好轉。
在多年動物實驗獲得成功的基礎上, 王介非團隊對12位放棄肝移植的肝衰竭患者通過外周靜脈移植臍帶間充質干細胞, 結果表明,肝衰竭患者的癥狀得到改善,并證實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直接參與了患者肝細胞再生。該研究論文日前發表在《中華傳染病雜志》上。
王介非認為, 盡管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法研究已取得較大進展, 但其安全性等仍需進一步證實,如分子機制、使用時機、途徑和劑量,以及移植實際臨床療效、可能發生的副作用等。
下一條:“好哥們”助力干細胞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