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細胞存儲|免疫細胞療法帶來的生命奇跡
提起癌癥,很多人談癌色變,因為癌癥嚴重威脅著人類健康,癌癥與心血管疾病、意外和事故一起構成了當今世界三大死亡原因。免疫細胞療法的問世,創造了無數的生命奇跡,為部分惡性腫瘤患者帶來了生命之光,開啟了癌癥治療的新篇章。下面我們整理了一些相關的真實故事,分享給大家。
故事一:免疫細胞療法治療乳腺癌
湖南衡陽的王女士在2008年患上了乳腺癌,由于發現時腫塊大,病情太晚,醫生給王女士優先做了徹底的右側乳房切除,為了預防復發,王女士要接受6個月的化療。后來,王女士的肝臟上出現了一個直徑約為8cm的肝轉移腫瘤。在醫生的建議下,進行了免疫細胞療法。
第二天,王女士就感受到了不一樣的改變。肝臟上的轉移性腫瘤也有了進一步地縮小。除了這些能感知的變化之外,王女士的身體內部還發生著看不見的巨變,一方面,殘余的耐藥腫瘤細胞被殺死,同時,身體的免疫力也不斷地在提高。不僅如此,連續4個月的CT結果對比分析,肝轉移瘤從8公分縮小到2.5公分,腫瘤標記物指標回歸正常,這些都說明腫瘤正在被免疫細胞一點點消滅。
來源:CCTV10 科技之光 腫瘤有那么難治嗎?
故事二:CAR-NK療法
讓66歲生命得以重啟
J.C.Cox因為患有非霍奇金淋巴瘤,他接受了長達12年的化療,那是一個漫長又艱難的過程。最初,在醫院診斷出濾泡性淋巴瘤后,66歲的JC驚呆了,“我以為我感染了病毒,我從未想過癌癥。”就這樣,在家附近的一家醫院接受定期化療,病情緩解了13個月,但癌癥還是復發了。后來,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進行了CAR-NK細胞治療。
JC在治療僅僅30天后,他的情況有了好轉,2018年4月,JC的癌癥得到了完全緩解,幾乎可以理解為“治愈”了。這項研究結果也于2020年3月發表在《NEJM》(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在臨床試驗中的11名患者,包括JC在內的7名患者病情完全緩解,意味著所有癌癥癥狀和體征都消失了。
66歲的J.C. Cox(左)
來源:《NEJM》(新英格蘭醫學雜志)2020年3月
故事三:從“只能再活幾周”到十年無癌的Emily
2010年,那時的Emily只有5歲,卻確診得了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這是進展最快、最兇險的癌癥之一。在接受了大量化療后,她的疾病雖然暫時得到了控制,但最終還是復發了。當時,留給她的唯一選擇是骨髓移植,然而她的健康正每況愈下,很有可能撐不到那一天。醫生說,Emily最多只能再活幾周了。
Emily的父母聯系上了費城兒童醫院——那里正在開展一項臨床試驗,治療的正好是Emily患上的白血病。2012年3月,主治醫生Stephan Grupp評估了她的狀況后,決定接受Emily的申請,將她納入臨床試驗。這個決定,開啟了癌癥治療史上的一段傳奇。
經過基因改造的免疫細胞進入Emily的血管,她成了世界上第一個接受這種療法的孩子。過了幾十天后,醫生們對Emily進行了檢查。檢查結果發現,連大量化療都無能為力的白血病,居然已經不見了蹤影。
而且,這種療法使用的是活的細胞。和必須定期服用的藥片不一樣,這些細胞有可能在身體里存活很長一段時間。即便白血病卷土重來,也會被扼殺在萌芽之中。如今,她已從小女孩,長成了一名亭亭玉立的少女。曾經差點殺死她的癌癥,也已經有十年沒有再出現了。
來源:從“只能再活幾周”到十年無癌!這種神奇療法如何改變了她的人生?藥明康德 2022-05-12
故事四:CAR-T療法再創奇跡
治愈首例晚期肝癌患者
鄒醫生原來是婦科腫瘤的知名教授,全國知名的婦產科領域的“大專家”,2017年被確診為肝癌晚期,不得不住院接受治療。
“在我的肝臟上有三個巨大的癌灶”,從此,鄒醫生從一位治療婦科腫瘤的知名教授變成了一位重癥癌癥患者;從一位醫院管理者一下變成了醫院的普通病人。
當時診斷癌細胞已經發生肺轉移,這種生存期限按常規也就是3~6個月。按照傳統的治療,即使手術也沒有任何的希望。在這種巨大的壓力下,鄒醫生仍舊不放棄任何希望,聯系了全國各個地方的肝臟腫瘤專家,幾乎能跑的地方都跑遍了。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知道了免疫治療中的CAR-T療法。
不幸中的萬幸,鄒醫生有了和死神拼命一搏的機會。在經過5個月的治療后,好消息開始一個一個地傳來。“在五、六個療程的時候,他的癌細胞開始變性壞死,開始液化。等到現在,最后一個、原來最大的病灶,已經明顯液化吸收了。”現在,肝臟原有的三個癌灶已經被液化吸收。
隨著治療,鄒醫生身體也逐漸好轉,開始恢復日常工作。治療周期結束后,他再次穿上白大褂。如今的鄒醫生,笑容燦爛、充滿活力與激情,作為患者信賴的婦科腫瘤專家依然戰斗在一線。
來源:CCTV1《人口》欄目,世界首例CAR-T療法治愈肝癌
故事五:不幸肺癌晚期面臨截肢
免疫細胞療法帶來生命奇跡
2007年的一天,郭女士出現身體不適癥狀,本以為只是普通的感冒,吃了兩周的藥卻不見好轉,于是便來到當地的山東沾化人民醫院就診,經過初步檢查與CT檢查并未發現任何異常,醫生認為她只是肺部有炎癥,也不是很嚴重。半年后,郭女士的右腿開始莫名其妙的疼痛,經過檢查,右腿疼痛并不是普通的骨痛,而是肺癌晚期發生了骨轉移所致!
雖然經過痛苦的化療,郭女士肺部的陰影慢慢縮小,病灶消失了,然而,她的右腿卻越來越腫大,疼痛也一天天加劇。面對右腿的劇痛和病變的可能,醫生們也一時束手無策,如果短時間仍不能止住疼痛,她將不得不面臨截肢。
2009年的1月,一家人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抱著最后一線希望,來到武警總醫院找到腫瘤二科主任黎功,從此,郭女士的人生迎來了重大轉機。后來,癌癥幾次復發。黎主任建議郭女士開始嘗試新的腫瘤免疫治療。五年之后復查,一切正常,完全康復。
來源:CCTV7 《中國武警》心愿20150201
免疫細胞療法創造了很多生命奇跡,目前,免疫細胞療法處于蓬勃發展期,被認為是攻克癌癥最有希望和最穩妥的方法之一。免疫細胞是人體內的天然抗癌防線。正常人體內每天都有成百上千個細胞可能成為癌細胞,但它們在形成癌癥病灶前就已經全部被免疫細胞軍團識別并消滅。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慢慢衰老,免疫細胞的數量及功能也會逐漸下降,免疫力下降,人體的發病率會隨之增加。因此,在年輕的時候,可采取儲存免疫細胞的方式,來備份生命健康,備份免疫力。
——
漢氏聯合可提供胎盤臍帶源干細胞、免疫細胞存儲服務,在全國布局了7個臨床級細胞庫,通過了ISO9001:2015國際質量體系認證,2個實驗室擁有CNAS認證,并且有5款自主研發的干細胞I類新藥通過中國和法國藥監局臨床試驗默示許可。以韓忠朝院士為首的科研團隊發表論文500余篇,在國際SCI雜志發表300余篇。主編參編英文專著9部,中文專著10部。同時,公司承擔政府支持的重大項目研究,擁有幾十項細胞相關專利技術。全國設立多個研發平臺,涵蓋工程實驗室、研究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高校聯合實驗室等,致力于細胞技術造福人類健康,提升人類生命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