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細胞——助力戰勝糖尿病的有力武器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由于飲食太多高油高糖高熱量食物、膳食纖維攝入不足、運動量過少、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因素,導致患糖尿病的人數越來越多。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糖尿病成年患者人數1.164億,每年有83.4萬人,死于因糖尿病引起的并發癥。每兩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糖尿病前期,而其中18歲-29歲人群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已經是20年前的4倍,這個數字以后可能還會越來越高,糖尿病呈年輕化趨勢。
目前臨床上糖尿病類型的主要分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治療方式主要是藥物治療,長期口服藥物和注射胰島素,給患者及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
干細胞技術為治療糖尿病帶來了新希望,不斷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有望實現一次治療,長期有效。干細胞具有多向分化潛能,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分化成胰島β細胞(胰島素生成細胞),使消極怠工的胰島細胞恢復功能。
糖尿病患者均存在免疫系統紊亂問題,而干細胞具有免疫調節的功能,這使得干細胞除了直接轉化為β細胞外,還通過免疫調節劑來治療糖尿病。
相關案例
01
例數: 524位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該論文是一篇META分析,囊括了22篇臨床研究論文)
治療方式:靜脈輸注和胰腺內注射。干細胞的種類包括: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外周血單個核細胞、臍帶間充質干細胞、胎盤間充質干細胞。
結果: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和胎盤間充質干細胞比其他類型的干細胞顯示了更好的糖尿病治療作用。早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效果優于晚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效果。
論文:Clinical Efficacy of Stem Cell Therapy for Diabetes Mellitus: A Meta-Analysis. PLoS One. 2016 Apr 13;11(4):e0151938. El-Badawy A, El-Badri N.
02
例數: 28位糖尿病下肢缺血患者
治療方式:缺血部位多點注射
結果:有效率100%,踝肱壓力指數(ABI)、多功能周圍血管檢查(PVL)、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血管造影評分,均顯著提升。潰瘍的完全愈合率77.8%。
論文:Autologous transplantation of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obilized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improves critical limb ischemia in diabetes(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動員的自體外周血單個核細胞移植顯著改善重度糖尿病下肢缺血)。 Diabetes Care. 2005 Sep;28(9):2155-60. Huang P, Li S, Han M, Xiao Z, Yang R, Han ZC.
03
例數: 10位2型糖尿病患者
治療方式:靜脈輸注,1.3× 10^6/kg(公斤體重)
結果:有效率100%,胰島素用量變化如下表
論文:Transplantation of placenta-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type 2 diabetes: a pilot study(胎盤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糖尿病)。 Front Med. 2011 Mar;5(1):94-100. Jiang R, Han Z, Zhuo G, Qu X, Li X, Wang X, Shao Y, Yang S, Han ZC.
04
例數: 一例57歲的2型糖尿病足女性患者,足部潰瘍經久不愈,應用常規治療后患者潰瘍無明顯愈合跡象。
治療方式:患者傷口局部施以漢氏聯合生產的胎盤間充質干細胞凝膠進行治療。
結果:治療3周后患者足部潰瘍幾乎完全愈合,可正常下地活動。干細胞凝膠治療過程中未觀察到并發癥,隨訪6個月,患者足部潰瘍未復發。
論文:Three-week topical treatment with placenta-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ydrogel in a patient with diabetic foot ulcer: A case report. Medicine (Baltimore). 2017 Dec;96(51):e9212. Zeng X, Tang Y, Hu K, Jiao W, Ying L, Zhu L, Liu J, Xu J.
截止到7月5日,在美國臨床研究clinicaltrials.gov網站上,使用干細胞治療糖尿病的臨床試驗研究共有222項,中國有44項。隨著相關研究的不斷深入與增多,干細胞技術有望惠及更多糖尿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