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儲胎盤源NK免疫細胞的理由(上)
當聽說胎盤中的NK免疫細胞可進行存儲時,很多孕爸孕媽們可能會產生一系列困惑,有存儲的必要性嗎?有什么作用?下面來為你細數相關的理由。
1、胎盤需正確處置
民間一直流傳著“胎盤”的各種神奇作用,于是誕生了胎盤的各種吃法,炒菜、燉湯、磨粉做膠囊……
為何如此多的人熱衷于“吃”胎盤?一方面是某些哺乳動物(比如貓)的正常行為;另一方面是古代社會文化的一種延續。在古代,經濟水平相對落后(如果能穿越時空,你一定后悔去古代),對于很多普通人家來說,吃肉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胎盤”會被視為營養豐富的“肉質食品”。
而今,雖然各類“肉質食品”十分充足,即使沒有任何科學研究證明“吃胎盤”對身體大有益處,仍有部分人相信“吃胎盤”具有神奇的作用。
2017年,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曾報告一起嚴重的細菌感染新生兒病例。一位美國婦女生完孩子后,將胎盤磨粉制成了膠囊并服用,但膠囊制作過程中沒有做好殺菌,使得膠囊中存在B族鏈球菌,導致孩子通過吮吸母乳感染了這些細菌。
2018年,廣州日報報道,奶奶經常喂孫子食用胎盤,造成9歲男孩骨骺提前閉合,導致孩子“性早熟”。
所以,“吃胎盤”帶給當代人的教訓是慘烈的!胎盤,既然不能吃,那是否應該將其當做“廢棄物”扔掉呢?答案是否定的。
目前,科研人員發現胎盤中含有豐富的干細胞和NK免疫細胞(自然殺傷細胞),干細胞可治療多種系統疾病,NK細胞具有良好的抗腫瘤效果,具備良好的研究和應用前景。基于NK細胞的抗腫瘤作用,諸多生物企業斥巨資研究NK細胞療法。
2、強大的NK免疫細胞
在上個世紀70年代之前,NK細胞還是人體內默默奉獻的“小透明”,奮力幫助主人的身體清除被腫瘤或病毒感染的細胞,卻一直未被發現。
直到有一天,NIC的研究人員用小鼠做了一項關于免疫細胞T細胞特異殺傷腫瘤細胞的實驗研究。研究發現相對于對照組小鼠的脾臟免疫細胞,接受T淋巴細胞處理的實驗組小鼠脾臟細胞同樣表現出相近的腫瘤殺傷功能。研究人員經過一番探索后得到意外收獲,發現正常人體外周血淋巴細胞不需要接受免疫系統的特殊指令,也不需要其他細胞的配合,可單獨識別并清除腫瘤或病毒感染的細胞,實現“通吃”,也因此得名為自然殺傷細胞(NK cells)。
NK細胞具備以下5大殺傷機能
1)清除病原微生物:NK細胞作為人體強有力的“安保系統”,能第一時間識別并清除入侵機體的病原微生物,防止其擴散和感染。
2)殺傷腫瘤細胞:及時識別和清除體內失控的癌細胞。
3)清除異常細胞:減少因損傷、衰老或病毒感染的異常細胞聚集體對人體造成的傷害。
4)免疫調節:維持體內免疫穩態。
5)造血重建:提高造血干細胞的移植成功率,幫助機體恢復造血重建能力。
科學研究證實,在免疫細胞“精疲力盡”的時候,免疫細胞回輸可有效緩解免疫細胞的衰竭。將擴增后的NK細胞回輸到體內,可幫助修復和恢復免疫系統,提高機體免疫力。
3、胎盤源NK細胞的獨有優勢
相較成體外周血來源NK細胞,新生兒胎盤源NK細胞更幼稚、溶瘤能力更強、免疫原性更低、具有更廣泛的用途。存儲新生兒胎盤源NK細胞,在需要之時有計劃地將其召回,可清除體內衰老、異常的細胞,改善機體生理功能和精神狀態。
科學研究發現,新生兒胎盤源免疫細胞——NK細胞具有治療新冠肺炎的潛力。相關新聞報道層出不絕。前不久,美國FDA批準胎盤源NK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試驗申請。
Cytovia公司加速研發具有激活NK細胞以及中和新冠病毒的雙功能抗體以應對日趨嚴重的疫情。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初期(1月29日),美國Sorrento制藥公司與Celularity細胞治療公司聯合宣布開展胎盤來源的自然殺傷(NK)細胞藥物CYNK-001來治療COVID-19患者的Ⅰ/Ⅱ期臨床研究。
在國內,2月2日,河南省新鄉醫院第一附屬醫院負責的新生兒NK細胞治療冠狀病毒感染重癥患者的相關科研項目獲批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