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丁香六月综合av_榴莲丝瓜黄瓜草莓向日葵污苹果_美女无内裤遮挡露屁股胸_www.vvv15.com - 亚洲第一毛片

一文讀懂免疫相關名詞

2020-04-035573點擊

  自從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關于免疫的名詞,免疫系統、免疫細胞、免疫器官、免疫療法……

  

  乍一聽這些名詞像是多胞胎,看似一模一樣實際上則有區別,但是我們并不清楚它們的具體區別在哪里,這一刻只能感嘆一句:上學時學的生物知識都已經還給老師了。

1.jpg

  漢氏聯合來為大家解讀這些名詞,帶生物小白走上逆襲之路!

  

  免疫系統

  

  免疫系統實質上是一套極其復雜的人體“防御工事”,關鍵詞是“平衡”和“穩定”,而非一味的“快”和“強”。

  

  免疫系統包括免疫細胞、免疫器官、免疫分子,是它們共同協助工作的結果。大家口中常說的“提高免疫力”專業說法就是“提高免疫系統的工作能力”。

  

  人體的免疫系統有三道防線:

  

  第一道防線類似于最前線拿著盾牌和長矛的士兵。主要由皮膚和粘膜組成,可以阻擋異物入侵體內,是最簡單粗暴的防護墻。


2.jpg


  第二道防線是持有精銳武器、驍勇善戰的將士,主要由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非特異性免疫細胞組成。當病原體突破第一道屏障進入人體內時,這些細胞會發現出現了異端,如NK細胞識別并殺死感染病毒的異常細胞,巨噬細胞負責吃掉已經被感染的宿主細胞。

  

  前兩道防線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天然防御功能,是人人生來就有的防御機制,不針對某一種特定的病原體,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異性免疫(又稱先天性免疫)。

  

  第三道防線是人體在出生以后逐漸建立起來的后天防御功能,特點是出生后才產生的,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如同特種兵,因而叫做特異性免疫(又稱后天性免疫)。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組成的。

  

  免疫細胞

  

  免疫細胞(immune cell)俗稱白細胞,是“人體的防衛兵”。種類較多,包括樹突狀細胞、B細胞、中性粒細胞、NK細胞、T細胞、肥大細胞等。它們有著各自的使命,各司其職又相互協作,共同抵御外來的不良侵害。


3.jpg


  其中的NK細胞,又叫“自然殺傷細胞”,不需要抗原預先刺激,也不需要特異性抗體參與,在對抗自發、化學誘發和病毒感染誘發的腫瘤方面發揮主要作用。被醫學界稱為“身體入侵者殺手”,擁有5大殺傷技能:

  

  (1)清除病原微生物——NK細胞作為人體強有力的安保系統,第一時間識別并清除入侵機體的細菌、病毒等,防止病原微生物擴散和進一步感染;

  

  (2)殺傷腫瘤細胞——對體內失控的癌細胞及時進行識別與清除;

  

  (3)清除異常細胞——防止因損傷、衰老或病毒感染的異常細胞集聚對人體造成的傷害;

  

  (4)免疫調節——提高機體免疫力,實現免疫調節;

  

  (5)造血重建——促進造血干細胞移植成功率,幫助機體提高造血重建能力。

  

  病原體(細菌、病毒)侵入人體后,會刺激免疫細胞(主要是淋巴細胞B細胞),它會產生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叫做抗體。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如病原體等異物)叫做抗原。(注射入人體內的疫苗就是滅活或減毒的病原體)

  

  免疫細胞會產生抗體、補體、細胞因子等,這些就是免疫分子,這是免疫細胞發揮功能的物質基礎。

  

  免疫器官

  

  免疫器官主要包括骨髓、胸腺、脾、淋巴結等。他們相當于軍事基地、新兵訓練場、兵工廠,是武裝部隊的大本營。

  

  免疫器官根據分化的早晚和功能不同,可分為中樞免疫器官(骨髓、胸腺)和外周免疫器官(脾臟、淋巴結等)。前者是免疫細胞發生、分化、成熟的場所;后者是淋巴類細胞定居、增殖的場所及發生免疫應答的主要部位。

  

  免疫療法

  

  指用自身的免疫系統去治療疾病的一類方法。通過調動患者自身抵抗力(免疫細胞)來抵御、殺死腫瘤細胞,是近年來腫瘤治療的一個發展方向,也是抗癌領域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被授予兩位免疫學家:美國的詹姆斯·艾利森與日本的庶佑 ,以表彰他們“發現負性免疫調節治療癌癥的療法方面的貢獻”,免疫療法已經為腫瘤的治療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

  

  2019世界肺癌大會上,公布了國際多中心研究CheckMate 017/057匯總的5年生存數據。這是目前為止隨訪時間最長的肺癌免疫治療III期臨床研究。結果顯示,接受二線免疫治療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是13.4%,是化療組的五倍!


4.jpg

TOP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