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賀韓忠朝教授三度獲得國家級獎項——“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2015年1月9日上午,我國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韓忠朝教授與軍事醫學科學院聯合完成的“成體干細胞救治放射損傷新技術的建設與應用”項目(專用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公開資料顯示,“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是國務院1985年開始設立的獎項,是中國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主辦的在科學技術方面設立的國家級獎勵。每年獎勵項目總數不超過400項,由國家主席親自簽署并頒發榮譽證書,是中國科技工作者的崇高榮譽。
早在2002年2月1日,韓忠朝主持的“巨核細胞和血小板的生理病理學特征及其生長調節”項目榮獲200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一等獎空缺)。之后,在2009年,由韓忠朝帶領的“血液干細胞及其應用研究”項目又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而如今韓忠朝教授已是第三次獲得國家級科技獎項。談及這些,韓忠朝認為,獲獎項目的更多意義在于證明了干細胞技術的研究道路上,產學研一直在緊密結合,基礎與臨床從沒有分開。
對于普通科技工作者而言,能夠獲得一次國家級獎項乃是一生的夢想與終身的榮譽,然而韓教授已是第三次獲獎,這是國家對韓忠朝教授的科研技術成果的充分認可,也是對干細胞技術行業多年來堅持技術創新、產業報國的肯定與褒獎。
韓忠朝是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血液學研究所)前任院所長,現任實驗血液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委會主任、國家干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細胞產品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他長期從事干細胞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應用研究以及產業化技術體系建設,在胎盤臍帶等圍產期組織干細胞技術的創新、技術產業化關鍵技術平臺的構建、干細胞技術的產業及臨床應用轉化研究等方面具有卓越成果。
早在90年代初,韓教授帶領團隊創建的天津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庫,成為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臍血造血干細胞庫。2006年, 他又利用專利發明技術創建了世界上首個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庫。如今,韓教授帶領團隊創建了漢氏聯合——全球首家胎盤干細胞銀行。這其中,干細胞儲存種類達到了四種,僅胎盤造血干細胞一項,提取數量就達到了第一代技術臍帶血的10倍。
經過多年的努力,韓忠朝領導的團隊所開拓的技術產品通過企業化運作,部分已投入市場,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他們創造的成果產業轉化模式已為近年涌現的干細胞企業所模仿。韓忠朝立足基礎,服務應用,并堅持不懈地推向產業化,韓忠朝的扎實實踐無疑為廣大科研工作者走出了一條可以借鑒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