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技的禮花在上饒鳴放
——從干細胞再生醫學學術論壇說起
圖1:第一屆上饒(國際)干細胞再生醫學學術論壇現場
2014年10月25日,江西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的學術報告廳里,可謂百家薈萃,大拿云集,容納三百余人的大廳座無虛席。首屆“上饒(國際)干細胞再生醫學學術論壇”在這里隆重舉行,來自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國家干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解放軍307醫院等多家國內外頂尖專家就干細胞與再生醫學領域的前沿科技進展與臨床轉化開展交流,省內外醫療衛生與科技教育專家和領導匯聚一堂,共享這一學術盛會。
干細胞是當前國際生物醫學研究的前沿和熱點,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的臨床轉化技術被譽為繼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之后的又一場醫療技術革命。目前被學界公認的對供體無損傷、無倫理學問題且細胞數量與質量均符合醫療技術需求的,是圍產期干細胞,也就是分娩過程中胎盤組織、臍帶組織和臍帶血中提取的干細胞。
圖2:法國國家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972研究所所長喬治•烏贊教授在做學術報告
近十年內,干細胞產業化技術的出現和臨床應用的不斷推進,國際上關于干細胞的研究成果呈現了井噴之勢。論壇上各位國際國內專家不僅表示干細胞新技術為未來醫療應用帶來了新希望,而且紛紛與參會學者和醫務工作者分享了自己在干細胞臨床研究上的成果,交流了現代醫療與干細胞技術碰撞的精彩火花。例如法國國家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972研究所所長喬治•烏贊教授所展示的人造皮膚,令參會的許多學者贊嘆不已。
圖3. 胎盤干細胞臨床試驗全球分布圖
干細胞,尤其是胎盤干細胞,對于目前部分公眾甚至醫務人員來說,還是個新事物,對胎盤干細胞這個概念了解不夠,因而可能會將胎盤中不同的干細胞理解為一種干細胞或以為是一堆不能分開的混合細胞。胎盤干細胞技術是繼骨髓、外周血和臍帶血來源的干細胞技術后的最新的非胚胎干細胞技術,從推出伊始,就受到了國際上無數專家學者的關注。目前國際上已經有很多胎盤來源干細胞的臨床研究,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最大臨床試驗注冊庫ClinicalTrials.gov網站上,胎盤干細胞的臨床實驗已有22項,主要集中在北美,其中中國境內有四項(圖3)。從論文的數量發表,中國在干細胞領域緊隨美國,排名第二。在骨髓、臍帶和胎盤來源的MSC論文發表超出美國(圖4)。至2014年8月15日全球關于胎盤干細胞的論文發表數量有518篇,發表治療相關的疾病包括: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白血病等惡性或非惡性血液疾病,還有二型糖尿病、特發性肺纖維化、強直性脊柱炎、潰瘍性結腸炎等非血液系統疾病。
圖4. 干細胞論文-國家排名榜
在這次學術論壇上,諸位專家學者也對行業亂象的問題作了論述,積極推進國家相關部門制訂出相應的法律法規,以促進干細胞技術服務與臨床應用過程的規范化,去偽存真,讓新科技真實的展現在公眾面前,為醫療技術發展注入良性動力。 此外,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中國科學技術學會主辦、以呈現國際國際科技進展為宗旨的《中國科學報》上,近期也開始刊登連載科普文章《圍產期干細胞》,詳盡的介紹了各類圍產期干細胞的特點與應用潛能。后期小編也會為大家轉載奉上這份值得信賴的專業好文。